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79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相比之下,中下游的电池、组件端的成本转嫁能力很弱,利润被严重压缩。
对一家制造业公司来说,设备是最重要的粮草。而除了关联交易外,连城数控还面临着股权极分散、核心高管高位套现等诸多挑战。
除了经营范围增加,注册资本从100万元,增至1000万元,但股东并未变更。数天前,中国政府宣布建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另一个令人投资者感到困惑的是,两家公司之间不仅业务来往上高度关联,大股东和公司高管也同样高度关联。未来,不管转中小板、科创板,还是登陆北交所,连城数控或许都不得不接受监管层针对此次高管套现行为的问询。于是,该公司的股东名单里新增了10位自然人股东,这其中就包括沈阳汇智的二股东李春安。
一位资本市场从业人士说。根据隆基股份2020年财报,其与连城数控实际签订关联交易合同金额(含税)总计约为14.3亿元,预计关联交易合同金额(含税)为27.88亿元。6年后,他又重新着手提升隆基的组织架构,管理这样一个年营业额目标850亿,员工超6万人的庞大企业。
这样一个竞争意识过强的隆基让行业感到焦虑。周国平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书中写到,对于离群索居,尼采曾做过补充,认为亚里士多德忽略了第三种情形:哲学家。同学之间可以吵架,销冠李振国拿回来十个项目,可能八个被更谨慎客观地钟宝申枪毙。毫无关联的玻璃涨价是隆基在背后联合玻璃企业搞串联,硅料涨价也是其一手推动,用于打击光伏组件同行。
隆基有着业内最强大的专业分析团队,经常为公司提出重要建议。哲学思辨光伏把其它行业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发展缩短在了十余年中,因此没有哪个行业像光伏一样,龙头频繁更换。
但行业其实更期待的,是一个能够适应新身份的江湖大哥。李文学说,隆基一直在内部避免威权思想,战略的制定是一个集体决策的过程。列王的地位,诸侯的心态。专注与否,其实要看着力点的是某一个领域还是某件事情本身,隆基的强项,一直在后者。
而隆基在收购乐叶迄今所展现的在产业链上的一系列操作堪称业界典范,单多晶之战时贯穿产业链的联动推进,现在渗透进各个重要相关设备、辅材领域的投资,确保了隆基整体的协同性与成本最优。包括三剑客在内,超过十位兰大校友任隆基的核心管理职务,既有个人创业所不具备的稳固,又相比夫妻创业更加开放。曾任隆基股份品牌总经理的王英歌在朋友圈发文,引用了伊索寓言中的狼为了吃一只小羊,指责其弄脏了河水并找尽各种理由的故事,末尾一句:亲爱的狼先生,我这是在河水的下游,怎么会弄脏您那边的水呢?映射了供应链上的博弈。占天时者行业风云变幻就会丧失优势,何况光伏又是这样一个变化极快的产业;占地利者偏安一隅,资源是把双刃剑;只有占到人和的企业才能够有机会在未来入场搏杀,这也是为什么数年前笔者发文,光伏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原因。
除硅片、电池、组件产能之外,隆基对于金刚线等主要辅材、并通过大连连城入股了釜川等企业。因为他们突然发现:我们被很多曾经认可隆基的朋友质疑,现在似乎做什么都是错的。
2020年下半年,隆基分析人员发现产业链玻璃紧缺,向集团汇报后,隆基开始锁定玻璃产能确保供应,随后玻璃的价格从8月一路飙涨。但毫无疑问,三剑客身上所带有特征是隆基最鲜明的对外名片。
李文学说,确实有一些朋友反映,觉得和隆基现在的合作不如以前顺畅,是不是我们比原来傲气了?可你看,我原来是啥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这样纯粹的连自己都不在乎的人,怎么会在乎竞争对手?而隆基的幸运在于:既有人抬头看月亮,也有人捡地上的六便士。我们是那只小羊,即使什么都没做,但仍然被市场定罪。外界常困惑与不满于隆基为何做到硅片、组件产能第一,5000亿市值后,仍然不满足,甚至在某些领域显露极强的进攻性。是的,五年时间过去,李文学仍然是当年带笔者去吃羊肉泡馍时的那个样子,一点都没变。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独行者你能不能来客观地解读下隆基?某天,隆基一位高管致电,希望笔者抛开对硅片尺寸之争不谈,从中立的角度聊聊笔者眼中的隆基。
李文学,代表了隆基的内省、温度和人文主义。这当然很残酷,但却是客观规律的具象化体现。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明明看到玻璃要涨价却不提前锁定订单?我甚至都不敢讨价还价。人生也不永远是顺境上山,总会有下坡,上下之间才能领略不同的风景,下行期间蓄势登上更高的山峰。
没有隆基,单晶对多晶的颠覆仍然会在客观规律推动下完成,但可能要晚数年时间。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他们一直警惕隆基会出现大企业病,评估组织能力,关注财务是否稳健,技术是否领先。隆基组件业务快速兴起后,与组件企业的关系就日渐疏远,尤其是2020年隆基组件出货量达22.7GW跃居行业榜首后,矛盾日益凸显。隆基一直所说的不领先不扩张策略,其实一直被执行的很好,但大家担心:谁知道这个巨无霸哪天在其它领域突然领先呢?光伏与分工精细的半导体产业有所不同:半导体产业细分市场繁多,一家企业不可能全部做完,但光伏这条笔直的单赛道上,垂直整合不过是更进一步而已,甚至产业链前后端衔接会变得更顺畅。正如李文学曾写过:攀登过程中,碰到路段不好或者崎岖陡峭也是常有的,调整节奏、暂缓步伐是暂时的,只为了以更好的状态去爬上山峰。
当隆基进军氢能业务时,很多人认为其开始不再专注主业。这个调整明面上,是隆基要夯实组件出货量第一的宝座,实现2021年50GW的出货量。
正如中国提出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光伏未来的体量也足够大,容得下众多的优秀光伏玩家。笔者判断一个企业未来前景时,会先看企业家的抱负志向,早年间只把光伏当成一门生意的企业都已经被洗刷出局,其次再看资源与资本运作调度能力,最后看时机和产业节点是否与这个企业特长契合。
当隆基不断的创造这种新浪潮时,对于同行者来说都是压力。而对于隆基内部而言,也面临诸多挑战。
有人敬仰李振国的理想、激情和冒险精神,有人钦佩钟宝申的冷静、深刻与思维缜密,同样也就有人与他们的气场并不契合。光伏行业成功的企业无非三种:天时(机遇&运气)、地利(资金&产业链&政策)、人和(企业家精神&技术&管理)。这样做同样有风险:赛道变换时,原有赛道的领先者包袱会更重一些。佛经有云: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我们自己往往不敢买我们的股票,因为相比成绩,我们自己会看问题多一点。企业家开始迷恋物质或荣誉等世俗享乐时,就是企业从神坛走下的时候。
但李振国所提出来的Solar for solar理念一样,如果隆基能够成功形成一个即不断进取,又充盈自足的闭环产业链,可能会突破现有的形态,实现新的飞跃。我们也会委屈,也有些不理解。
钟宝申算了一笔账,少生产一吨硅棒少40万毛利,一个月损失2000-3000万,于是他和李振国再次请李文学出山。在碳中和伟大目标发布之后,笔者反而会常常有种紧张和焦虑感,也是因为浪潮如果太大、太猛,会被大潮冲刷掉。
发表评论